專題報導
「匠心紙藝-民俗文化展」黑橋牌香腸博物館精彩展出 探索台灣廟宇與傳統紙藝之美
「匠心紙藝-民俗文化展」即日起至4月6日在台南黑橋牌香腸博物館隆重展出
【記者蘇旋/報導】一場結合台灣廟宇文化與精湛紙藝工藝的展覽——「匠心紙藝-民俗文化展」即日起至4月6日在台南黑橋牌香腸博物館隆重展出!這次展覽不僅呈現台灣傳統信仰的藝術價值,更希望透過紙藝創作讓更多年輕世代認識廟宇遶境、陣頭文化與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感受台灣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黑橋牌香腸博物館結合地方文化推出「匠心紙藝-民俗文化展」
本次展覽由傳統紙藝大師黃王錦英老師帶領一群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紙塑技藝師傅,透過細膩的紙雕技法,將廟會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化為藝術作品。展覽作品以蓮花紙為主要素材,並巧妙運用回收材料,如舊紙捲、童玩推車、月餅紙盒、布袋戲偶、節慶花籃緞帶及寶特瓶罐等,將環保理念融入創作之中,使這些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綻放全新光彩。
四大神獸之一-青龍。展現結合傳統信仰與紙藝文化的精緻。
展出的作品包含開路鼓、報馬仔、舞獅陣、八家將、十二婆姐等廟會陣頭,還有展現宗教信仰的註生娘娘、九天玄女、神祇法船、神轎等作品,每一件都栩栩如生,展現台灣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蘊。此外,象徵吉祥與守護的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將於展覽中亮相,讓觀眾一睹這些神獸的壯觀風采。
月下老人與龍船,祝福所有的情人們甜甜蜜蜜
隨著西洋情人節的到來,展覽特別設置月下老人的龍船區,現場還準備了甜蜜糖果,為所有情侶送上美好祝福,象徵愛情美滿、佳偶天成。
黃王錦英老師表示,這次展覽不僅展現台灣傳統廟會文化的精髓,也希望讓民眾看到傳統工藝如何與當代藝術、環保永續概念結合。透過鑲、崁、併、織、築等古老技法,搭配彩繪、紮、疊等精湛工藝,每一件作品都呈現出台灣民間藝術的獨特風貌,也象徵著對文化傳承的堅持與熱愛。
利用沒有用到的物品為材料製作的八家將,臉部勾勒與細節維妙維肖
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品,更是對傳統技藝的延續與創新,讓現代觀眾能感受到古老技術如何在當代焕發新生,體會工匠精神的珍貴與可貴。
展覽地點:黑橋牌香腸博物館(台南市南區新忠路2號)
洽詢電話:06-2616990
展覽日期:2025年2月11日 ~4月6日免費入場(每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早上09:30 ~下午17:30